10月25日,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吴立宝做客“中国数学教育公益大讲堂”直播间,进行主题为“核心素养下的中学数学教材分析”的直播分享。吴教授的直播内容丰富、深入浅出,有高度、有深度,引发了近5900人次观看,并在评论区引发热烈讨论。

众所周知,教材分析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,是教学设计的基础,是教师上课的前奏,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。吴立宝教授兼有一线教学和高校研究的经历,在研究和分析教材及辅助教育教学方面有深入研究,曾经出版《六国初中数学教材代数内容国际比较研究》《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》等专著。在本次直播中,他在理解数学、理解学生、理解教学的基础上,提出了教材分析的4条基本逻辑线、钻研数学教材的6个视角和分析数学教材的8个策略,力争让教材在教师手中创造出不同的价值、演绎出不同的精彩。

这也是“中国数学教育公益大讲堂”开播以来的第7场直播。此前,来自北京、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辽宁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数学教育行业专家,分别就教研组建设、教师专业发展、教育教学方法、高考命题研究、论文写作指导等内容开展了直播分享。直播期间,杂志社通过《中国数学教育》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官方微信群、编辑个人IP积极开展社群营销和宣传推广,力争将影响力辐射到更大的范围。自8月份开播以来,“中国数学教育公益大讲堂”知名度持续扩大,直播人次最高达到5900人次,直播总时长约700分钟,总访问人次约23400人次,累计成交额约12300元。
“中国数学教育公益大讲堂”为一线教师创造了免费学习的机会,搭建了一线教师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的平台。优质的直播内容树立了“《中国数学教育》杂志出品必是精品”的品牌形象,推动了杂志的品牌建设,为杂志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,彰显了杂志社的社会责任和担当。
下一步,《中国数学教育》将继续贯彻落实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目标,聚焦出版主业,深挖内容和资源优势,营造良好的出版生态,积极探索《中国数学教育》媒体融合发展之路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 (作者:杜安利,制图:白华)